0.前言

这两天在小宇宙发现Ep 23.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系列 - 输入篇 - 捕蛇者说 (pythonhunter.org)有关知识管理体系以及如何学习的系列podcast。深有感触,这两年经历了一系列事情,我对学习这件事有了很多想法,遂整理一篇blog沉淀一下。

1. 一些影响

考研/高强度的网上冲浪/实习。
关于考研和实习这两件事我感觉可以挖个坑后面详细讲讲。先把重心放在知识管理这个主题上。

关于考研

虽说考研最后没有参加考试,但是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,有以下几个方面:能够真正沉下心输入&内化&输出(一个完整的知识增长workflow流程)、计算机基础&数学基础补全、对应试教育的厌恶++;

关于网上冲浪

起因是因为去年十月份在放弃考研之后。一段时间高强度网上冲浪,在知乎上刷到Thoughts Memo (zhihu.com)这位博主的文章,花了两天的时间通读了一遍。很有感触,并且开始使用anki对于碎片化记忆点进行review。

开始玩hoi4,和一些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mod,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:白天hoi4,夜晚刷Wikipedia相关历史词条。

开始接触podcast,最早听的就是beyondcode,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郭宇的那集,应该正好是那段时间播出的。

开始接触stand-up comedy,特指台湾(STR network)。博恩夜夜秀 -> 贺龙夜夜秀。个人:博恩、贺龙、龙龙、微笑丹尼。

这段时间对世界观塑造的影响比较大,对于生活、技术的理解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改变等等。扩展了信息源,有意识的开始使用英语摄取信息。开始学习德文。

关于实习

"you don't know what you don't know"

三月份实习总共拿了两个offer, 一个是深圳的一家不知名小游戏公司的go游戏sdk开发+运维 还有一个就是美团的软服;因为成都比较熟悉加上有学长在,而且毕竟是大厂,还是选择了美团。
对于知识管理方面主要是一些流程规范(短短两个字其实内涵很多,如何沉淀文档、如何写一份技术设计、如何写一份需求复盘、如何阅读prd都是值得参考的。这个之后我会放在[[TODO(美团经历)]]中详细讲一下)以及一些resource。

2. 现状和Why

按照流转状态分类的话和podcast标题一致,大致分为三个过程:输入/内化/输出。

输入

输入是很重要的一环,garbage in garbage out 。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, 输入的质量决定输出的质量。

本文我主要想谈论的是一些<非人相关的input>。其实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社交圈,如果能够有机会one one ,是更好的选择。

目前我的输入渠道:官方文档(如果有)=书>博客>podcast>others。

官方文档永远是最权威的,且最具时效性,如版本更迭,大部分技术项目也都会有archive。书的话时效性就相对较低了,但整体连贯,逻辑结构强,一些细节会更加丰满且通俗易懂。博客的话质量就层次不齐了(比如我这个应该就不太行😂)。需要挑选一些共识度较高的食用。podcast同理,但因为缺少一定的视觉输入,还是差了点意思,一般也就通勤听听,大多是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。

当然,屏蔽一些内容农场也是很有必要的前置任务。可以试一下ublocklist.“作环保的程序员,从不用百度开始” | 酷 壳 - CoolShell

内化

内化这个词在我的理解就是对input的消化和吸收。
内化的知识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逻辑型 & 记忆型。其实也就是知识论中的先验和后验。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不同解决方式。逻辑型的类似什么TCP需要三次握手?四次挥手?Why desgin?这种知识我觉得可以通过
梳理逻辑关系来加深理解。后验的一些东西类似单词拼写、一些command,就不如直接交给anki了。

输出

输出有很多方式:讲演、思维导图、文档、思维导图...
输出算是我的强项了,但是一些有逻辑性的文档输出还是差了一点。我一直觉得我的思维比较发散,需要在逻辑梳理这方面多加强一些。

3. 目前常用的一些知识管理工具

Vscode + Vim插件 + Markdown  文本编辑器

Draw.io  绘图

Blog 目前是Typecho,有自己重新build的一个想法

Obsidian + Notion 笔记管理

Google Calendar 日程/Todo

Feedly  RSS订阅

Anki 碎片化记忆

uBlackulist 屏蔽内容农场

标签: 杂记